工程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10月1日重新开放
经过7个月的提升改造,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于10月1日重新免费向公众开放,不少游客闻讯而来,探秘地球生命演化进程中的故事。10月1日至3日,共接待游客16900人。还有大量慕名而来游客由于限流而未能如愿入馆一游的,温馨提示,请提前预约。
在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游客接待中心,游客们都带上口罩,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工作人员测量体温,扫“健康码”和“行程码”,通过安检后出示网上预约码和身份证后按序入馆。
澄江化石地作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是追溯地球生命大爆发、大演化的重要遗址,是对外宣传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宝库的丰富与独特的重要阵地。为充分发挥澄江化石地这一世界级资源,今年3月1日以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云南省自然博物馆)闭馆,从博物馆主馆展陈、博物馆室外附属工程、博物馆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对博物馆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博物馆已具备开放的条件,于2021年10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文博馆员朱志说:“我们主要改造的是博物馆外围的景观绿化、雕塑,以及此次开馆投入使用的游客接待中心,以及博物馆内部的一些展项的完善更加的多元化、亲民化,还有一些互动体验项目。”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是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大型自然博物馆,馆内珍藏古生物化石和现生动物标本约6万余件,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要脉络,全面讲述宏大的地球生命演化故事,并突出澄江化石地在地球生命演化史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丰富的展陈内容和有趣的互动体验成为游客了解生命起源及演化,了解澄江的重要窗口。
游客霸鸿说:“今天带着老人和孩子过来这边体验这个化石博物馆,博物馆里面的这些展陈还是挺震撼的。”
据悉,博物馆重新开放首日游客接待量近4000人。博物馆开放期间,采取实名制网上预约、分时接待、错时分批入馆等举措,实行限流参观,从10月3日起,每日参观限流人数由5000人上调至7000人。
热点信息
-
6月19日,济宁医学院来华留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基地揭牌仪式在孔子研究院举行。
-
6月19日上午,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与山东社会科学院召开座谈会,并举行山东社会工作研究基地揭牌仪式。